5月28日,二届三次全国民办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我校圆满举行。会议由全国民办高校学报研究会主办、浙江树人大学承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北大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娥,《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徐枫,《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编审翁伟斌,《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助理朱海龙,浙江树人大学校长、学报主编李鲁,全国民办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陈新民,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学报副主编叶时平等领导、专家出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40家民办高校学报共7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围绕“新时代民办高校学报的发展与建设”及“《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发展回顾、展望”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会议分开幕式、研讨会/座谈会、自由讨论(闭幕式)三个阶段。开幕式由陈新民主持,《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由叶时平主持,二届三次全国民办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叶兴国主持,自由讨论(闭幕式)阶段由山西工商学院副校长李和平主持。
在开幕式上,李鲁校长致欢迎辞。他对各位领导、专家及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树大学报的发展历程。他强调,要认真学习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精神,树大学报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并引用时任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子元在树大学报的“创刊词”:“我们大家要十分珍惜、爱护自己的学报,下决心把学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特色要坚守,办出水平更要下决心和努力。对于学报未来发展,他认为,至少要做好三篇文章:第一,要立足时代,做好“人民”的文章;第二,要立足浙江、做好“特色”的文章;第三,要立足学校,做好“升格”的文章。树大学报要扎根树大、立足浙江,紧紧围绕学校的“十四五”规划,为学科建设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对标对表,要以核心期刊的标准来建设、以核心期刊的目标来推动。
刘曙光代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及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对树大学报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他指出,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科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在全国学术界期刊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之时,召开全国民办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非常之必要。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他给民办高校期刊的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做最好的自己。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找准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助力民办高等教育新发展。二是更新观念,主动作为,各领行业风骚。民办高校期刊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作讲话。首先,他对树大学报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他指出,20年来树大学报已在期刊界崭露头角,是民办高等教育智库发声的主要阵地。在历任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编辑部同志的辛勤工作下,树大学报在短短的20年,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非常不容易。希望树大学报越办越好,未来能成为主流的声音。其次,民办高校学报要围绕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做好文章。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要与中央保持一致;在学术质量上,要切实提高质量。第三,期刊发展的大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学术期刊要与时俱进,中央出台了破五唯的文件,必然会对学术期刊发展带来影响,未来学术期刊发展在体现固有的功能上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张俊娥、朱海龙分别作了题为“北大核心研制方法介绍”“对高校学报工作的若干思考”的学术讲座。原主编朱玉、徐绪卿,原副主编孟莉英,回顾了学报创刊、发展的艰难历程,并对未来发展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学报现任编委各抒己见,围绕约稿、审稿、栏目建设以及学报与学科建设的互动等方面,给出了诸多建议性意见。最后,李鲁作会议总结。他对为学报创刊发展付出努力和艰辛的前任主编、编委表示感谢!他认为,学报好不容易创办起来,继续办好学报是一种责任;办学报好比跑马拉松,目前处于极限期,但是再困难也要跑到前面去,关键在于怎么跑好,要有意识地采取相应的举措、进行制度建设,主动作为,围绕学术期刊发展的相应指标,作好质量建设,推动学报早日进入核心期刊队伍。同时,要加强自科学报的建设,建立相应的制度,引导教师在学报上发表好文章,促进社科学报与自科学报的同步发展。
在二届三次全国民办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上,陈新民理事长作了题为“苦练内功 坚守阵地 助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从“研究会主要工作回顾,近三年民办高校学报建设取得的进展及成绩,宏观制度的变化和民办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困境,今后工作感想”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于研究会未来的发展,他提出了三个设想:一是探索未来民办高校学报办刊之道;二是服务民办高校学报的质量提升;三是服务办刊信息、编辑学习的交流。他指出,在当前民办高校学报发展较为艰难的时候,要抱团取暖、互学互鉴,坚守学术研究,坚守发文阵地,坚守为民办高校提振科研服务的本心,坚守为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服务的信念。
随后,徐枫、翁伟斌分别作了题为“全媒体背景下教育类学术期刊发展策略”“高校期刊出版中常见编校质量问题分析”的学术讲座。会上公布了研究会第六次优秀学报、优秀编辑学论文评比结果并给获奖单位和个人颁了奖。《安徽三联高教》等10家期刊获“十佳期刊”,《东莞理工城院教育》等17家期刊获“优秀学报一等奖”,《广州工商学院教育研究》等10家期刊获“优秀期刊二等奖”;另评出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
在下午举行的自由讨论会上,6家期刊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办刊经验,并围绕民办高校学报如何破解刊号难题、如何提高办刊质量、如何培育特色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自由讨论的最后,陈新民作闭幕式讲话。他认为,在哲学社会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出台、独立学院转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民办高校阵容在扩大,民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未来民办高校的发展必将围绕内涵建设、科研实力展开竞争,而学报作为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不断受到重视,虽然大部分民办高校学报还是内部刊物,但是大家要齐心协力,要提振信心、坚守阵地,办好学报,服务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提升及人才培养。与会代表对此表示赞同,并对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会议的圆满举行,为树大学报未来发展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同时也验证了民办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以及学报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今后,学报编辑部将在我校办刊精神的鼓舞下,在学校上下的大力支持下,主动作为,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早日实现自身的“提质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