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座谈会在北京交通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高校21种期刊的学校领导和学报主编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两段举行。上午会议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召开,由教育部社科司常务副司长徐维凡主持,教育部社科司杨光司长到会讲话,并代表教育部与名栏建设相关单位签署名栏建设协议书。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民办高等教育专栏在本次名栏的评审中榜上有名,成为全国600多家高校文科学报中现有的29个名栏之一(第一批16家,其中8家已经进入名刊;第二批21家)。杨光司长在讲话中,对浙江树人大学“全校办刊、全院办栏”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办刊之初就设置了民办高等教育专栏,学校领导亲自担任学报主编和专栏编辑,坚持不懈、质量领先,为占全国三分之一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平台,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权威栏目。他指出,实践证明,要办好栏目,领导重视是基础,改革创新是动力,学术质量是生命,队伍建设是关键。
杨光司长和徐维凡常务副司长在讲话中还高度评价了《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名刊建设工作。杨光司长说,名刊名栏坚持改革创新,浙江大学社科学报运用最新的科技进行传播,首开微编辑,学报90%以上的文章内容被微传播,同时开创了优秀成果、优秀人才走向世界的局面。徐维凡常务副司长特别强调说,评上名刊名栏要作为新的起点,要珍惜荣誉,要像浙江大学社科学报那样,每年都有新的办刊成绩向教育部汇报。
下午的座谈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多功能厅举行。根据会议安排,共有13家单位的代表在研讨会上发言。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徐绪卿参加会议,并应邀发言,他在讲话中首先指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民办高等教育”栏目能在本轮评审中脱颖而出,除了学校各方面的努力之外,更体现出教育部对占全国普通高校三分之一的民办高校和500余万民办高校在校师生的关爱和期待。徐绪卿向会议代表介绍了浙江树人大学发展简况和栏目建设经验,围绕教育部名栏建设的要求,汇报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民办高等教育”栏目下一步建设的方案,并向教育部提出了在名栏建设方面的相关建议,得到社科司领导的肯定。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副主编孟莉英出席了会议。